荧光增白剂( FWAs) 是一种荧光染料,或称为白色染料,是一类复杂的有机化合物,其特性是激发 入射光线产生荧光,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荧石的效应,使肉眼看到的物质颜色很白,从而起到增白的作用,被广泛用于造纸、塑料、皮革、纺织、洗涤等行业。
1 实验部分
1. 1 仪器与试剂
6460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( 美国安捷伦公司) ; 5810R 冷冻离心机( 德国艾本德股份公司) ; R - 12 平行溶剂浓缩蒸发仪( 瑞士步琦有限公司) ; VORTEX KB - 3 涡旋振荡器( 中国海门其林贝尔仪器制 造有限公司) ,MS105DU 电子天平( 美国梅特勒公司) 。 10 种荧光增白剂标准品: C. I. 393( 纯度≥99. 7% ) 、C. I. 135( 纯度≥99. 8% ) 、C. I. 185( 纯度≥ 98. 1% ) 、C. I. 367( 纯度≥99. 9% ) 、C. I. 162( 纯度≥95% ) 、C. I. 368( 纯度≥97. 9% ) 购于上海安谱公 司; C. I. 71( 146 μg /mL) 、C. I. 113( 108 μg /mL) 、C. I. 353( 103 μg /mL) 、C. I. 220( 101 μg /mL) 为购于 福州绿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混合对照品。甲醇、乙腈( 色谱纯,Merck 公司) ,PSA、C18 ( Welch 公 司) 。
1. 2 标准溶液配制
准确称取 10 种 FWAs 标 准 品,配成质量浓度为 1 mg /mL 的 标 准 储 备 液 ( C. I. 367、C. I. 393、 C. I. 368 用三氯甲烷溶解,C. I. 135、C. I. 185、C. I. 162、C. I. 71、C. I. 113、C. I. 353、C. I. 220 用乙腈 溶解) ,于 - 18 ℃冰箱中避光保存。 采用基质加标法配制标准工作曲线溶液,分别移取 10 种荧光增白剂标准储备液适量于 50 mL 棕色 容量 瓶 中,用 乙 腈 配 成 C. I. 393、C. I. 368 质 量 浓 度 为 1 μg /mL,C. I. 135、C. I. 185、C. I. 367、 C. I. 162 质量浓度为 100 ng /mL,C. I. 71、C. I. 113、C. I. 353、C. I. 220 质量浓度为 50 μg /mL 的混合标 准中间液; 称取与试样基质相应的阴性样品,加入混合标准中间液适量,与样品同步进行提取和净化。
1. 3 样品前处理
通过紫外灯照射发现,多数荧光增白剂吸附于面贴膜的载体( 基膜) ,故将面贴膜的载体( 基膜) 作 为研究对象,将其剪成 5 mm × 5 mm 大小见方,混合均匀。准确称取上述样品 2. 0 g( 精确至 0. 01 g) 置 于 50 mL 具塞比色管中,加入 10 mL 水和 10 mL 乙腈,再加入 2. 0 g NaCl 和 4. 0 g 无水 MgSO4,涡旋振 荡 5 min,以0 ℃ 12 000 r/min 离心5 min,上层清液转移至已提前放入200 mg C18、600 mg PSA 的离心管 中,涡旋振荡 5 min,以 0 ℃ 12 000 r/min 离心 5 min,上清液移至玻璃管中,于 40 ℃平衡定量浓缩仪中 浓缩至近干。残留物加 1. 0 mL 乙腈涡旋溶解,过 0. 22 μm 滤膜,待高效液相色谱 - 串联质谱仪测定。
1. 4 色谱 - 质谱条件
色谱条件: SB - C18 ( 2. 1 mm × 100 mm,1. 8 μm) 色谱柱; 柱温: 35 ℃ ; 进样量: 5 μL; 流速: 0. 3 mL /min; 流动相: A 为 10 mmol /L 乙酸铵溶液,B 为乙腈。梯度洗脱程序: 0 ~ 1. 0 min,90% A; 1. 0 ~ 2. 0 min,90%~ 50% A; 2. 0 ~ 4. 0 min,50% ~ 10% A; 4. 0 ~ 6. 0 min,10% A; 6. 0 ~ 8. 0 min, 10%~ 90% A; 8. 0 ~ 10. 0 min,90% A。 质谱条件: 电喷雾离子( ESI) 源; 多反应监测( MRM) 模式检测; 雾化气温度: 325 ℃ ; 雾化器流 速: 6 L /min,喷雾电压: 45 psi; 鞘气温度: 350 ℃ ; 鞘气流速: 12 L /min。其余质谱参数见表 1。
2 结果与讨论
在相同色谱条件下对比安捷伦 SB - C18 ( 2. 1 mm ×100 mm,1. 8 μm) 和资生堂 MGⅢ( 2. 0 mm × 100 mm,3 μm) 2 种色谱柱对 10 种荧光增白剂的 分离效果。结果表明,4 种负离子扫描模式下的荧 光增 白 剂( C. I. 73、C. I. 113、C. I. 353、C. I. 220) 在 2 种色谱柱上均能实现基线分离,分离度良好; 6 种正离子扫描模式的荧光增白剂 ( C. I. 162、 C. I. 367、C. I. 393、C. I. 185、C. I. 135 和 C. I. 368) 在 MGⅢ色谱柱上不能完全分离,其中 C. I. 367 和 C. I. 393、C. I. 185 和 C. I. 135 难以实现基线分 离; 而 SB - C18色谱柱对此 6 种荧光增白剂均有 较好的保留特性( 图 1) 。
分别比较了 10 mmol /L 乙酸铵 - 乙腈、0. 1% 甲酸溶液 - 乙腈和水 - 乙腈 3 种流动相体系梯度洗脱 对 10 种荧光增白剂响应值和分离度的影响。结果显示,以 0. 1% 甲酸溶液 - 乙腈梯度洗脱时的响应值 较低,以水 - 乙腈梯度洗脱时,10 种荧光增白剂的响应值和分离度均不佳; 而采用 10 mmol /L 乙酸 铵 - 乙腈进行梯度洗脱,10 种荧光增白剂的响应值显著增加,峰形和分离度均得到显著改善,因此选 择 10 mmol /L 乙酸铵 - 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。
3 结 论
本研究采用 QuEChERS 技术结合三 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,对面膜中 10 种荧 光增白剂进行分析检测,可在 10 min 内 完成 10 种荧光增白剂的有效分离。方法具有稳定性好、灵敏度高、特异性强、定性定量准确度高等特 点,适用于面膜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,可为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检验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。